2023年11月12日,第45期香樟经济学(北京)Seminar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学院13号楼顺利举行。本期论坛是在香樟经济学术圈指导下,由EMC易倍官方网站承办,EMC易倍官方网站国际商业精英工作坊德育示范基地参与协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国际经济学前沿研究”,旨在进一步推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加强国际经贸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贡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深圳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众多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共计百余人参加了论坛。
主论坛会场
11月12日上午,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学院13号楼125隆重开幕。开幕式由EMC易倍官方网站副院长段玉婉副教授主持,EMC易倍官方网站院长张晓涛教授致辞。张院长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对学院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EMC易倍官方网站的发展历史和总体情况。他表示,学院拥有完整的、多元化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国际经济学科办学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积淀和坚实的基础。学院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积极响应时代需求,近年来抓住“双一流”建设和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聚焦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开放经济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院长指出,在当今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国际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当前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出规范化、国际化和高水平的特点,众多专家学者积极投身交叉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范式等方面推陈出新,不断拓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研究框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于促进国际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各位学界同仁在学术思想的盛宴中共同推进国际经济学科的前沿问题探索。
张晓涛院长致辞
主题报告环节由EMC易倍官方网站副院长段玉婉副教授、李瑞琴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香樟经济学术圈主要发起人郑世林,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科研处处长、应用经济学院教授林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倪红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吕越发表了主旨演讲。
段玉婉副院长主持开幕式和主题报告环节
李瑞琴副院长主持主题报告环节
郑世林教授做了题为《技术断供与上游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突破——来自美国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的自然实验》的报告。他指出,在美国加强对中国技术封锁的背景下,2018年出台的美国出口管制改革法案对我国企业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技术断供冲击。文章以该法案为自然实验,基于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美国技术断供对中国上游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法案显著提高了上游企业的创新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专利产出。这种自主创新的突破不仅来源于政府补贴、减税和采购力度,还来源于国外技术断供带来的国内市场空缺激励。同时,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下游企业创新也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最后,文章针对企业关键技术创新提出政策建议,强调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各级政府也应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企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企业优先采购国产产品。
郑世林教授做报告
林晨教授做了题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人工智能与收入分配》的报告。他指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将劳动力进一步从生产任务中解放出来,但也会引发收入分配问题。随着更多从事常规任务的劳动者被替代,劳动收入份额可能下降。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之一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经济下政府的参与将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上升成为可能。研究基于瓦尔拉斯经济、劳动力市场不完备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种情景构建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机制分析的方法发现:第一,瓦尔拉斯经济下人工智能的发展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显著;第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备加剧了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程度,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局面强化,劳动力的工资议价能力下降;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收入份额与人工智能同向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成为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因素。
林晨教授做报告
王孝松教授做了题为《当前在华外资格局与发展前景》的报告。他结合数据分析了当前外商对华投资的三个最新动向:第一,外商对华投资流量下降;第二,主要投资国对华投资下降;第三,外资在华经营绩效下降。外商投资及绩效下滑的可能原因包括: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进入调整期、统计和计价因素、外资区域结构不均衡、全球投资形势低迷、国际形势复杂以及国际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等。王教授从经济增长、就业、贸易发展、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五个方面阐述了外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他指出,尽管外商对华投资存在波动,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结构上不断优化;虽然劳动密集型行业外迁趋势明显,但资本密集型行业没有明显外迁。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未来我国应该持续引导投资方向,提高引资质量,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投资服务,加强国际合作,提振外资信心,以更好利用外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孝松教授做报告
倪红福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产业链风险敞口的测度、结构及国际比较》的报告。他首先对产业链风险敞口测度的现实背景和现有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指出现有产业链风险敞口测度方法存在低估风险、指标不全面、忽视生产链长度带来的风险敞口等问题,且目前产业链风险测度指标更多度量了产业链事前面临冲击的可能性而非真实的风险。倪教授介绍了从生产链长度和风险收益视角构建的产业链风险敞口指标测算体系,测算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21年,中国整体产业链需求端和供给端敞口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行业来看,制造业风险敞口高于服务业风险敞口,中高技术制造业风险敞口非常高,有近三分之一的生产长度暴露在国外;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产业链需求端风险敞口呈现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在每个区域内部均呈现清晰的中心—外围辐射模式。
倪红福教授做报告
吕越教授做了题为《共建“一带一路”与全球贸易网络深化》的报告。她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相关研究不仅应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自身的经济效应,还应全面评估和考察“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以及如何促进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使用2009~2018年6分位产品出口数据,构建了剔除中国影响的世界各个国家产品层面的贸易网络,测度了PageRank中心度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法验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沿线各国经济发挥的积极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显著促进了沿线各国贸易网络的深化发展,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相比于陆上丝绸之路、非重点产品,“一带一路”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重点产品的贸易网络深化的作用更强;倡议对以中国为中心社团的沿线国家,以及对以新加坡和印度社团为中心的“海上丝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深化效应更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通过促进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及产业链合作的渠道来发挥贸易网络促进效应,推动沿线各国贸易网络的不断深化。
吕越教授做报告
11月12日下午,本期香樟经济学(北京)Seminar举行了五场平行论坛。论坛共收到来自国内高校的7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从中评选出31篇文章进行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及师生围绕国际经济学最新动态和前沿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平行论坛分别由厦门大学陈勇兵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杨武副教授、钟腾龙副教授、马光明副教授和符大海副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林发勤教授、颜建晔教授、刘维刚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海成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小帆副教授,北京大学吴群锋助理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刘悦副教授、刘韬副教授、蒙双副教授、蒋海威助理教授等专家学者对会议论文做了精彩点评。五场平行论坛共有31位师生进行了演讲,内容涵盖贸易自由化、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出口韧性、产业链安全、劳动力市场、贸易与环境、环境规制、企业创新、社会及治理(ESG)、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和全球价值链等多个国际经济学传统和前沿交叉领域。与会专家学者认真听取了论文汇报,与论文作者围绕汇报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为论文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宝贵建议。
平行论坛会场
本期香樟经济学(北京)Seminar秉承“分享、低调、创新”的香樟精神,聚焦国际经济学热点问题,立足学术前沿,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国内专家学者特别是青年师生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学术交流平台。主题报告与平行论坛所汇报的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内涵,体现了与会专家学者对我国经贸领域现实问题的深刻洞见。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拓展了与会师生的专业视野,激励青年师生跟进国际经济学热点与前沿问题研究,增进彼此间的学术交流,也为EMC易倍官方网站的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推进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撰稿:张嘉钰、汤笑笑、邹静雯
一审:王峰
终审:段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