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1日,EMC易倍官方网站与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2022年学科发展高峰论坛,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为“多重挑战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特邀嘉宾以及校内外师生近百人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整个会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领导致辞,第二阶段为专家主题报告,第三阶段为大会总结,本次会议由EMC易倍官方网站院长张晓涛教授主持。
第一阶段:领导致辞
马海涛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更趋严峻,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债务创历史新高、全球金融体系面临挑战、新兴市场受外部环境影响加大五个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四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部分指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目前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在深入推进。今天会议也是EMC易倍官方网站将学科建设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合的表现。
我校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加快推进经济学学科群建设,应用经济学建设成效显著,带动了学校整体发展,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今年,我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重点围绕4个主干领域和4个特色领域推进经济学学科群建设,其中主干领域三“新发展格局中的开放型经济理论与政策”,主要建设单位就是EMC易倍官方网站,建设重点聚焦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双循环格局当中开放经济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开放经济重大决策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EMC易倍官方网站聚焦开放型经济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举办了多场学科发展论坛,各位嘉宾的到来,是对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信任与支持,希望国贸学院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厚植学术生态创新土壤,积极回应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对接新发展格局,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学科特色优势加大产学研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阶段:专题报告
本阶段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5位专家进行精彩的专题报告。
裴长洪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做了题为《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建设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体会》的报告:首先,学科建设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次,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要解决以下认识问题:第一,坚持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认真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有关开放发展的新理念。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自己的学术发展道路,经济学理论建设应以造福人民为目标。第四,坚持经济学的自我革命。第五,既要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也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未来中国经济学有三个趋势性变化是不可逆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和应用学科中的中国化时代化专业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改造和完善经济学理论和应用学科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挖掘和贯通中国经济思想史中的精华不断赋予经济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趋势不可逆转。
赵忠秀教授(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做了题为《国家类型差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韧性》的报告:在世界经济体系内,融入世界经济的开放型国家可分为: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创新型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典型的生产型国家,以及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俄乌冲突引起了各国对国家安全的重新审视。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提出制造业回归,以形成其对于其他国家的技术代差,反映了创新型国家基于产权优势控制的焦虑。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以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力来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资本的意志和力量、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国家和制度的作用及民众的意愿。中国推动的是开放的世界经济,是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世界大同的天下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集体主义与家国情怀的光芒。要提倡文明共建与文明共存。应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应该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应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姚枝仲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做了题为《以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报告:面对多重挑战下的世界经济,中国开放形势更为严峻,但相比收缩内顾甚至封闭以求自保,开放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且也可推动国内的改革发展,因此应高举对外开放大旗,迎接重大外部考验。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应不断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以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国际经济秩序。此外,还应重视如何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安全,面对经济活动本身造成的安全风险,以及外部冲击带来的安全风险这两大风险来源,应建立应对经济活动风险的安全网、应对意外或冲突的安全网和维护海外利益的安全网。
桑百川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做了题为《以更高水平开放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报告:当前对外开放的国内国际条件均发生变迁,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为重要。以开放促改革发展是中国崛起的宝贵经验,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应对全球经济大变局的需要。更高水平开放包括两个层面,就生产力层面而言,是商品、服务和要素跨境流动的规模更大、质量更高;就生产关系层面而言,是对标先进国际经贸规则,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我国更高水平开放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第一,从渐进式开放转向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第二,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为主转向制度型开放为主;第三,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第四,从投资大国转向高质量投资国;第五,从经济全球化参与者转向维护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第六,从全球经贸规则接受者转向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者。
洪俊杰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做了题为《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的报告:在中国的国家安全体系中,经济安全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出现“新平庸”,国际上不确定性增加,包括疫情冲击、中美贸易博弈、俄乌冲突、WTO改革。目前中国面临的国家经济安全主要包括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及资源能源安全五个方面。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既包括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状况、地缘政治冲突及国际运输通道等外部因素,也包括产业依存程度、经济安全制度安排及企业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等内部因素。开放条件下应对经济安全风险的中国对策包括:第一,保障口粮安全,拓宽农粮进口渠道;第二,多元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储备体系;第三,防范金融风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第四,增强产业韧性,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新发展格局,包括科技自立自强、内需和超大规模市场建设、构建贸易竞争新优势、统筹安全与发展等,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第三阶段:大会总结
张晓涛教授(EMC易倍官方网站院长):本次论坛既是开放经济领域的学术盛会,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次专题学习与研讨。本次论坛聚焦于多重挑战下的世界经济,尤其是重点分析了中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重点问题,各位专家的观点与思想都是其在相关领域多年研究积累的成果,有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论证。本次论坛对于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中国开放型经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方面把握机会,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发挥学院老师团队的攻坚克难能力,发挥学校学科群的优势,在开放型经济理论构建、研究范畴革新和研究方法创新方面再上一层楼。
撰稿:赵凌雪、王冰洁、汪俊波、张咪、闵悦